为自己喜欢的演员投票的时候,你一点不在乎,装高冷,等到结果出来,你又跳脚说,我喜欢的演员为什么没拿奖——这才是最荒诞的逻辑所在 。田壮壮等演员,其受欢迎的人群主要聚焦于文艺青年,偏偏,这一人群异常高冷,是最难被调动起投票积极性的人群。
这些声音的冒泡,一部分是或多或少含着几分发声者对“流量艺人”的刻板印象在里面,觉得流量艺人空有人气和颜值,演技是天生短板,所以拿奖分明是德不配位,但更多的原因,是这些质疑的人,对当下众多奖项评选规则的不清楚、电影节组委会主席康健民每逢金鸡奖的开幕新闻发布会都会非常头疼——因为,每一年,他都要接受一批新记者的“良心”拷问:今年评奖结果还下不下“双黄蛋”?(媒体人员流动大,永远都有对行业完全不熟的新记者会被派到前线采访)
所以,康健民每年都要对着媒体镜头诉苦:其实这个话题年年都会解释,但每年都有初入行的新记者不懂,觉得这是个有争议性的新闻点,可是对于稍微多跑过几年电影新闻的成熟记者来说,金鸡奖下“双黄蛋”应该是司空见惯的事情——金鸡奖的评奖章程里本来就规定了如果评委会投票没过半,奖项要么空缺,要么并列。
当你明白了这一投票规则后,你就不会为颁奖结果觉得意外了。完善评选机制,调动更广大人群的投票积极性,才能更充分地体现奖项的“公开 、
最大的话题,聚焦于“中国最佳男配角”这一奖项上——顶着“顶流爱豆标签”的张艺兴,凭借在电影《一出好戏》中对小兴一角的精彩诠释,从田壮壮(《后来的我们》)、
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新媒体时代,评论的门槛是非常低的,不专业的外行、
颁奖结果一出来,张艺兴就成为了本届华鼎奖的“话题枪靶子”,各种吸引火力。
当然,演员的演技如何,本身是一个很难量化的评价体系,无法做到绝对的公正和公平。章宇 、对一项颁奖结果,争议和话题不可避免 。
然后进入公众投票阶段,在多个主流网络平台上由观众进行投票,最后以得票的多少决定艺人和作品的获奖。
按照这种游戏规则,人气高 、
知名度广 、公正 、其实即便是在传统媒体时代,这种以“不专业”去评判“专业”的现象也是非常常见的 。
众多自媒体对于张艺兴能赢王传君 、王传君(《我不是药神》)、马后炮,最好不要 。
到最后康健民被新记者们问烦了,如果还有记者提出这样的问题,他就会反问一句:一看你这问题,又是新来的吧?
媒体记者队伍尚有大量新手参杂其间,更何况是在专业素质严重参差不齐的新媒体时代!
和金鸡奖的专业性评奖还有所不同的是,以“”老百姓口碑荣誉“为口号的华鼎奖的评奖是一项“满意度调查”的评奖,这意味着专业评审团之外,观众的投票是占据最大权重比例的 。粉丝黏度高的张艺兴赢了章宇、《一出好戏》作为黄渤的电影导演
处女作,作品质量好,影响力大,豆瓣评分7.1,票房超过13亿,经他点拨过的张艺兴在片中所饰的小兴一角,从最初懵懂天真的跟班小弟,在极端环境下的进阶和黑化,充分体现了人性的多变和复杂,是整个故事里表演最亮眼的角色之一,作为一个新人演员,其表演的细腻度和层次感都是到位的,完全当得起一个最佳男配角奖,更何况戏外还有“爱豆”的流量加持,得票最多是完全可以预见的结果 。
其实纵观世界范围内的各大电影评奖赛事,几乎所有的奖项都是有自己的游戏规则的 。
而事后喷子、而一旦有制定好的规则 、哪怕是全球最顶尖的奥斯卡,尚且能被哈维·韦恩斯坦兄弟利用评选规则影响 、新手,故意挑起人群对立、毕竟,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张艺兴作为顶级人气爱豆,拥有数以万计的忠诚粉丝,会为他投票 、王传君